bni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我国高等院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3000万名在校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发展的重任。”在10月20日于北京召开的“中国高等院校多边国际合作及友好交流论坛”上,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主任张聚祥这样强调。全国友协秘书长林怡在论坛致欢迎辞时指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多年来一直坚持促进中外文化交流领域务实合作的工作,尤其把中外青年、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希望能够利用全国友协丰富的外事经验及资源优势,与全国各级教育单位配合,共同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bni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为进一步贯彻全国友协的工作宗旨,切实践行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的战略指导思想,配合教育部对高等院校国际化进程发展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要求,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推出了“美知行高等院校国际多边合作计划”,并策划实施“中国高等院校青年优秀教师千人培养计划”,以全力推动国际间青年师生的教育文化交流,促进我国高等院校国际化发展进程。本次论坛即围绕上述主旨展开深入研讨。
论坛期间举行了“国际青年师生教育实训基地”授牌仪式,其中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山东大学(威海)、浙江农林大学、湖南大学等10所“211”、“985”重点大学。此次授牌仪式的意义,不仅是强调这些知名院校对于合作计划的参与,更是让这些院校在国内以标杆模范作用带领其他高等院校,逐渐参与到合作计划中来,为培养国际型人才、推动中国教育与国际接轨发挥各自的作用。bni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
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中美国际教育文化交流部执行部长王立新、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对外汉语教学与专家工作处处长聂瑞麟、美国文化交流委员会代表Colin、Roxana等作为嘉宾出席了本次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所共计100余名高校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了此次论坛。
通过研讨和交流,参加本次论坛的高校领导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有了新的想法和认知:在未来国家发展过程中,只有培养出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对于国内来说,如何培养国际型人才一直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课题。因此只有不断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国际发展形势,才能站上占领发展高地。
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一直以推动国内教育走向国际化为准则,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前行。我们愿意看到有更多的高校加入到“美知行高等院校多边国际合作计划”中来,共同探索国际化办学的双向性,加大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和吸收,广泛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探索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高素质学生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