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至12月1日,2021北京科技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党政管理人员国际化建设能力提升班”第二周课程如期开展,全体学员怀着满满的热情,与南洋理工大学的专家展开热烈讨论。
第三堂课由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王珏副院长主讲。王珏围绕新加坡科技创新与高校国际化两方面展开授课。她深入介绍了新加坡在促进生物医药行业方面发展推出的举措及新加坡设立的科技创新相关机构。随后,她从QS、THE、U.S. News及软科四大世界大学排名评价指标体系切入,对比分析了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及内地高校的排名变化。学员们就国际教师人才引进、新加坡大学自主化、企业博士培养等方面与王院长进行了交流。
第四堂课由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王其云教授主讲。王其云简要介绍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基本情况,聚焦学院在国际化交流合作及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的举措。其中,他主要从教育、研究、国际学生及校友等方面讲解了南洋理工大学的全球联络网建立。学员与王其云教授在国立教育学院假期安排、硕博学位申请条件及学位授予点质量保障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两周课程的学习,教师学员们认真听讲,详细记录,对科技创新及高校国际化有了进一步认识。通过积极研讨交流,学员们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强化国际化管理理念,深刻畅谈培训的感受与收获。
【课程学习体会摘编】
梁治国 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党委副书记:
通过本次讲座,我发现南洋理工大学将对外参观、宣传、文化建设和校友会工作合署推进,共同形成合力,推动学校在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方面形成规模化良性循环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文化建设与校友工作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大学与社会良性互动的重要载体。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创办和发展校友会的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运行体系积累了丰富的运作经验。文化建设宣传与校友工作对学校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南洋理工大学积极促成学校和校友的双赢,非常明确校友会的运行目的。加强校友文化建设进一步搭建校友交流平台,使校友在走出校园后依旧得到了来自母校在科研、学科、社会资源等诸多方面的支持,同时结合对学校优势特色特别是新的重大进展的动态展示传播,既强化了校友与母校的联系纽带,有效提升了校友对母校持续的关注,又为校友在寻求自身发展过程中持续提供了母校各项开放的资源,有效消除功利心理,真正的形成了学校发展与学生发展的有效融合与同步。
宋伟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国际化建设是当前高校办学的重要方向,也是推进提升学校国际合作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基础。此次培训班围绕党政管理人员国际化建设能力提升,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等为主要范例,充分介绍这些高校的国际化发展策略、国际化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模式以及科技创新政策等方面,全方位深入剖析高校国际化建设的要素和机制,对于我们进一步树立国际化发展意识、提高国际化办学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王其云教授的讲授让人印象深刻,他不仅介绍了所在学院国际合作开办的学位项目和海外交流项目,同时详细讲解了国际化师资的聘任制度和晋升制度,还向大家分享了办学过程中学校软件和硬件的一些设置。经过几节课的学习之后,我们对新加坡高校国际化建设的路径和成效有了进一步认识,也更为充分地看到自身在国际化建设中需要继续提升的方面。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结合学院自身特征,着力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提高国际化学术成果的发表能力,吸收借鉴国外高校文科类学院的国际化发展经验,为学院的国际化建设形成更加清晰准确的规划。
范一亭 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参加此次党政管理人员国际化建设能力提升班并认真聆听了前四次讲座之后,我全方位学习了南洋理工大学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建设与综合实力提升等方面的先进举措和宝贵经验,获益良多。习近平总书记在“5‧31”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因此新时代中国高校应该努力肩负在国际教育界代表和传播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重要使命。南洋理工大学依托高科技创新和服务地区经济发展这两大内生引擎,快速提升师生的国际化比例和创建世界一流的科研团队,从而成功地实现了学校综合实力的快速飞跃,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李霞飞 离退休职工工作处副处长:
通过四次的培训,了解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正式成立至今不过40多年的时间,但能够快速崛起,到目前QS排名12,并且多年都保持前列,持续位列亚洲乃至世界一流大学,其经验还是很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当然学校迅速崛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雄厚的财力支持、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国际化战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标准、具有较强竞争性的教师聘任制度、以及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除了学校本身的原因,国家层面的原因也很重要,对于外籍教师家属的优惠签证政策、国外技术合作的优惠政策、英语官方语言的优势等等。对于南大的国际化,印象较深的是南大半数以上的海外师资研究人员,因为人员的国际化,自然有多种文化的碰撞,也自带国际化优势;学生的国际化培养,通过海外交流和海外实践以及联合授予的学位,势必促进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海外经验;学科上争取国际鉴定和认可,必定会加速学科的国际化地位,再通过与国际顶尖高校的战略联盟,深度开展国际研究合作,定会助力学校的教学科研发展。
陈艳萍 数理学院副院长:
有幸在国际化建设能力提升培训班中听了王珏老师关于“新加坡的科技创新和高校国际化”的课程,让我受益匪浅。在课堂上,王珏老师生动形象的讲解了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历程,并以新加坡生物医药行业为例,体现了引进外资,以及外来人才的重要性。最后,使用各种数据分析展现了新加坡的人才战略上通过引进全球人才对新加坡的大学在创新、创业产出,以及大学排名的影响。在此次精彩的培训学习中,我有如下心得体会的总结:一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大力引进外资,通过市场换技术的特点,提高领域的全球化。这样便能在留住本地人才的同时吸引更多的外来人才,这些人才让国家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二是校企合作、资金支持、全球招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提升了新加坡高校的国际化水平。由此,在我校的国际化建设上,首先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好的发展平台,引进高科研水平人才;其次,在学生的培养上,注重校企合作,培养适应科研企业项目的人才。
贺东风 高等工程师学院副院长:
第四讲,南洋理工大学王其云教授讲授了新加坡国家教育学院国际化与交流合作情况。主要内容包括:新加坡教育体制、教育学院简介、国际化与交流合作举措、数字化校园建设举措、未来学习环境。在国际化方面,教育学院开展全球教育创新倡议(Global Education Innovation Initiative)项目,与包括智利、中国、哥伦比亚、印度、墨西哥和美国等多个国家的高校开展合作,重点研究探讨学生应该如何为成为21世纪的全球公民和参与全球经济做好准备,包括需要获得哪些关键能力和学习技能,如数字、公民、自我认识和人际交往能力等等。相比国内高校,南洋理工大学在国际化师资和国际学生比例方面均有较大的优势,国立教育学院的国际合作举措为我校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