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12月3日起,至2020年3月4日,我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帕克分校参加了2019年北京科技大学本科生自主申请赴海境外交流项目。三个月的异国生活让我认识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也促进了我的成长和思考。
在学习和研究方面,我积极参与课题组研究活动,完成了子项目的调研、实验设计和实验平台搭建与设备选购,通过各项设备操作和实验室安全资质认证,完成所需的人体试验项目申报和审批等。虽然实验进程本身受到了国际关系的一些影响,使我最终没有获得理想数据,我最终依然顺利的获得了导师开具的实习证明,并获得了高度的评价。
对一个研究者而言,文献资料的高效搜集、管理和阅读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段时间内,我的文献资料搜集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加强。外方导师的课题组主攻面向生理信号采集的柔性传感系统的开发,属于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方向。结合本人国内将来的研究生导师的方向,我在十二月初进行了DIC系统用于人体体表力学行为测试这一方向的调研,并与导师进行了密集的讨论。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通过与导师和学长的交流,逐步拓展了自己进行文献搜集的渠道和管理方法,提升了自己的信息检索、搜集与阅读能力。
在国外学习需要面对陌生语言环境的客观现实。在进入角色后,导师为我安排了一系列兼具实用性的适应性训练,包括做幻灯片展示、进行文献综述等。导师还会定期要求大家出席某些课程,在课程上会有受邀报告的老师给我们带来不同学科的知识和灵感。在这样的情况下,我逐渐将工作语言向具有更大知识库的英文进行转移,这与检索能力的提升互为裨益。在实际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已经能够体会到英语作为学术和工作语言在一定意义上的优越性。
这段时间对我来说也是一段较为自由的学习时间,我在一些方向上进行了自主性的学习。在对陌生领域进行快速学习和上手的阶段,我获得了宝贵的机会来审视大学前三年所学习的基础课程,针对薄弱环节(比如数学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针对性的强化,并进行了关键知识的摘要和记录。作为工程类学生,基本数学体系的搭建是不可或缺的,但数学的重要性往往在第一次学习时无法被完全的理解,因此许多理论基础并不牢固。这些缺陷在进行实际工作时被无限放大,给我敲响了警钟,也坚定了我继续学习数学内容的想法。除了在数学方面进行了回顾,在等待实验相关文件审核的同时,我对自己的计算机知识进行了拓展。观察国外大学的学科发展,我认为他们将计算机与各学科的结合进行地更加前沿和彻底,使得计算手段在研究工作中成为了一大有力工具。在闲暇时间,我半系统性学习了目前使用广泛的linux系统和python语言,为将来可能会使用的计算集群的操作进行最前期的准备。
在与导师、同学、舍友等共处的三个月里,我接触到许多优秀的人才。他们的勤奋和做事的踏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意识到一个优秀的研究者是热爱思考的热忱的人,他们允许自己舍弃另外一些时间,以将自己的全部努力和智慧投入到手头的工作中去。他们的热情、幽默与平和让我深受触动。
除学术生活外,我抽出两段假期时间安排了加州和纽约的短期旅行,拜访了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等顶尖学府。这次海外项目给了我宝贵的机会让我对美国的教育系统、学术环境和社会情况有了更加客观的认知,为我将来自我发展的选择提供了直观的判断依据。
最后,赶上新冠肺炎的疫情爆发,我的项目一度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在项目结束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国家、学校的保障一切海外学生或公民的决心。在航班被取消的时刻,学校和大使馆及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无异于给了我一颗定心丸。在回程途中美国人的不以为意和中国工作人员的全套防护产生了巨大的对比,这样的对比也使我切身体会到国家的决心和每个中国公民的努力。
在回国前临行之际,我的导师引用了一句话,即在所有知识都遗忘后剩下的才是教育本身。回想这段时间,除去所学知识外,我还收获了许多思想、方法和更加客观的认知,我相信这些经历将成为我前进道路上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