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拓宽学校人才引进渠道,推进学校人才战略和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加强学校与广大海外校友的联络及服务,增进校友友情、共谋学校发展,近日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仁树带队,率领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人将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和悉尼市开展海外人才招聘会,宣传学校发展情况和人才引进政策,并与在澳校友开展联谊活动。
梧桐树已栽,只待凤凰来。诚邀有志回国发展的优秀人才,共创美好未来;
切切游子心,拳拳校友情。诚邀在澳校友共聚一堂,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欢迎北京科技大学校友以及近期有意回国在高校发展的中国与国际学生学者参加。
一、场次安排
2018年12月04日 18:00-20:00昆士兰大学
2018年12月05日 18:00-20:00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
二、活动安排
1、嘉宾签到
2、学校概况介绍
3、海外人才招聘宣讲
4、校友会工作介绍
5、招聘洽谈咨询、校友联谊
三、招聘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科学技术史、冶金工程、矿业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土木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公共管理、法学等。
四、报名须知
如您有意参加本次活动,请加入活动专用微信群,以便及时获知活动相关详情及安排。
若您应聘,请将个人简历发送至下方电子邮件或携带至现场。简历内容应包括:
个人基本信息、教育及工作经历、近五年承担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标注影响因子及中科院JCR分区)、获奖成果等。
邮件接收地址:io@ustb.edu.cn。
北京科技大学
2018年11月22日
附件一:北京科技大学简介
附件二:北京科技大学支持条件
附件一:
北京科技大学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成立于1952年,是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1997年,学校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2006年,学校成为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2007年,学校作为第一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牵头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并负责筹建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2014年,学校牵头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国家“2011计划”。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学校获批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
学校始终以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引领行业技术进步为己任,创造了我国科技史上的诸多“第一”,如世界上第一台弧形连铸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壳体材料、我国第一台大型电渣炉、第一台国产工业机器人等。学校研发的高原变压吸附制氧供氧技术解决了高原重大工程缺氧的世界难题,电弧炉炼钢复合吹炼技术入选“2015 年世界钢铁工业十大技术要闻”,新一代超高强钢入选“2017 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以及计算机科学4 个学科进入了ESI 学科排名的前1%,其中材料科学进入前1‰行列。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760人,其中两院院士8人(双聘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6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9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105人。
学校瞄准世界前沿,加强国际合作。1979年,学校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成为改革开放后与国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的第一所中国高等学府,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史册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至今,学校与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英国牛津大学等180多所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
今天,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师生正满怀信心,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把北京科技大学建设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规模适度,特色突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而奋进。
附件二:
北京科技大学人才支持条件
北京科技大学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面向国家战略和国际学术前沿,汇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竭诚欢迎海外优秀人才加盟。我校对符合不同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遴选条件的人才给予相应优厚待遇支持:
(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万人计划”杰出人才及相应水平海内外人才
1、学校提供税前薪酬人民币80万元/年以上,正常享受教学科研津贴、各类奖励和二级单位津贴,上不封顶。
2、学校住房补贴一事一议。
3、学校提供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类人民币500-1000万元、经管和人文社科类人民币100-300万元。
(二)“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及相应水平海内外人才
1、学校提供税前薪酬人民币60万元/年以上,正常享受教学科研津贴、各类奖励和二级单位津贴,上不封顶。
2、学校提供住房补贴人民币200-300万元。
3、学校提供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类人民币300-600万元、经管和人文社科类人民币50-100万元。
(三)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及相应水平海内外人才
1、学校提供税前薪酬人民币40万元/年以上,正常享受教学科研津贴、各类奖励和二级单位津贴,上不封顶。
2、学校提供最高人民币100万元住房补贴。
3、提供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类人民币150万元、经管和人文社科类人民币50万元 。
(四)特聘教授、特聘副教授、北科学者、博士后等海内外人才
1、对于在相应学科取得国内外同行专家公认的突出业绩、学术水平在本学科同类人员具有明显优势、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可直接聘任为特聘教授或特聘副教授,享受教授、副教授相应薪酬待遇。优秀者可入选“北科鼎新学者”,额外享受人才津贴人民币12万元/年。
2、学校向博士后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优秀者可入选“北科青年学者”,额外享受人才津贴人民币8万元/年。
3、对于特聘教授学校提供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类不少于人民币50万元、经管和人文社科类不少于人民币20万元,特聘副教授学校提供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类不少于人民币30万元、经管和人文社科类不少于人民币10万元,博士后学校提供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类不少于人民币15万元、经管和人文社科类不少于人民币6万元。
(五)外籍教师
1、符合条件的外籍教师可以依托我校申报各类人才计划,入选后享受相应支持条件。
2、担任高水平大学副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的外籍教师可以申请访问教授岗位(专兼职均可)。
3、外籍教师可申请学校各类教师岗位,纳入学校整体教师队伍管理,享受校内同类人员薪酬。
以上各类人员社保事宜均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执行,学校协助解决子女入学,符合条件的可进入学校“人才特区”——融合创新研究院。其他事宜面议。
文字 | 梁志扬
编辑 | 陈诗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