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在北京科技大学2024年度“感动北科”新闻人物表彰仪式上,新金属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团队获评北京科技大学2024年度“感动北科”新闻人物!
4月17日,新金属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北冶新材料联合研发与中试基地签约暨揭牌仪式在北京北冶公司文体中心会议室举行。北京北冶功能材料有限公司首钢科学家降向冬,副总经理吕键,董事长、副总经理、工会主席赵书田及相关人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新金属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前沿交叉技术研究院院长、未来技术学院院长、未来芯片关键材料与技术集成创新中心主任张跃,新金属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领导班子及教授代表参加仪式。
3月25日,爱思唯尔发布了202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我校共有24位学者入围。其中,新金属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共计4人入围,分别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跃院士,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吕昭平教授,张勇教授和王荣明教授。
为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方向,推动实验室事业高质量发展,3月7日下午,新金属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在主楼353会议室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实验室主任张跃院士、党政领导班子、全体教职工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张甜主持。
近日,新金属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陈克新研究员与合作者在材料领域国际顶刊《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在氧化物材料缺陷结构调控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北京科技大学为论文第一单位和通讯单位。
2024年11月14-15日,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磁性材料行业分会在广西南宁召开全体会员大会,对1984-2024年间我国烧结NdFeB永磁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
张艳高级工程师与Gleeble 1500的故事,不仅是一段科研传奇,更是对坚守与热爱的完美诠释。她的工作精神和专业素养,为实验室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2025年2月28日,2025”十五五“钢铁行业技术预测钢铁材料专家组工作会在湖南韶山召开。本次会议由湘钢承办,新金属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尚成嘉教授主持。尚成嘉教授与上海大学董瀚教授、钢铁研究总院梁剑雄教授、东北大学刘振宇教授共同担任专家组召集人。本次会议与会专家35名,分别来自中钢协科技环保部,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钢铁研究总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宝武集团、湘钢、首钢、涟钢、沙钢、南钢、太钢、永钢、兴澄特钢、中信金属、青拓特钢等企业,以及金风科技、国家管网集团等用户单位。
12月25日下午,中共北京科技大学委员会第二巡察组巡察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情况反馈大会顺利召开。
2024年11月18日-19日,大飞机先进材料创新联盟年会在武汉会议中心成功召开,经大飞机先进材料创新联盟理事会和专委会推荐评选,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被授予 “大飞机先进材料创新联盟优秀成员单位奖”。
11月15日,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湾区(广工大)联合研发基地揭牌仪式在广东工业大学举行。北京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武贵龙,中国科学院院士、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前沿交叉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跃,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张卫冬,北京科技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原副校长王维才,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邱学青,广东工业大学低碳冶金工程创新交叉研究院院长王中丙,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工程指挥部总指挥田国兵等出席揭牌仪式。揭牌仪式由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鲁仁全主持。
10月17日,按照学校党委关于巡察工作的统一部署,中共北京科技大学委员会第二巡察组巡察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工作动员会在建龙报告厅召开。
氢能,尤其是通过电解水产生的绿氢,因其可持续性而被广泛认为是21世纪理想的能源选择。相对于电解过程中阴极的析氢反应(HER),阳极的OER反应需要更高的过电位,反应动力学更加缓慢,因此开发OER催化剂面临的挑战更大。
2024年9月20日至23日,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纳米材料与器件分会主办、温州大学承办的2024纳米材料与器件创新发展大会在温州成功举办。大会汇聚了国内外纳米材料与器件领域的顶尖专家与学者,旨在深入探讨该领域的前沿问题,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
近期,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吕昭平教授团队一月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连续发表两篇论文,涉及非晶合金和高熵合金。
2024年7月26日国际顶级期刊《科学》(Science)刊发了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克新研究员团队,联合北京工业大学王金淑教授团队以及香港大学黄明欣教授的最新科研成果《借位错实现陶瓷拉伸塑性变形》(Borrowed dislocations for ductility in ceramics)。该项研究成果在世界上首次实现陶瓷的室温大变形拉伸塑性,标志着学校在结构陶瓷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北京科技大学为该论文的第一通讯作者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