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一台已经服役近四十年的Gleeble 1500热机械模拟机依然在高效运转。这台设备不仅是中国最早引进的Gleeble系统之一,成为中国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活化石”,更创造一个新的纪录:世界上在役最久的Gleeble设备。而在这台设备背后,有一位默默奉献了近四十年的实验技术人员——张艳高级工程师。她的故事,不仅是一段科研传奇,更是对坚守与热爱的完美诠释。
近日,Gleeble公司发布了一篇专题报道,详细介绍了张艳高级工程师与Gleeble 1500的故事。报道中,Gleeble公司对张艳高级工程师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深深被她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所打动,称其为“实验室的宝贵财富”,并对其多年来在热机械模拟研究领域的杰出表现表示由衷的钦佩。
一九八二年,刚刚从北京钢铁学院仪器系毕业的张艳,怀揣着对科研的热爱,留校任教,一九八七年开始筹建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热模拟室。彼时百废待兴,实验室做出决定,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购进一台当时很先进的Gleeble 1500热机械模拟机。作为全校的宝贝,为了掌握这台先进的设备,张艳老师远赴美国接受了为期两个月的专业培训,从此与Gleeble 1500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这一辈子就做了这一件事,每天围着这台设备转,做实验。”张艳高级工程师这样描述她的职业生涯。近四十年来,她始终坚守在实验操作的第一线,成为了实验室的“定海神针”。她的工作不仅为实验室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还为国内外众多科研项目提供了宝贵的实验数据。
早期的实验设备缺乏精确的温度控制,导致实验结果不可靠,研究人员不得不反复进行实验,浪费了大量时间和资源,困扰着很多研究人员。张艳老师很快掌握了Gleeble 1500的技术要点,通过精确的温度控制和实验操作,确保了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大大提高了研究效率。Gleeble 1500的先进加热和冷却机制,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模拟真实世界中的热机械条件,她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方案,拓展了设备的功能,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行为,推动了新型合金材料的研发。在张艳老师的努力下,实验室的实验流程得到了优化,项目进展大大加快,不仅为实验室节省了大量时间,还为跨部门合作提供了便利,推动了多个重大科研项目的成功。
张艳老师的工作不仅体现在实验操作的精准上,更体现在她的创新精神上。她设计的翼状试样,拓展了Gleeble 1500的应用范围,使得设备能够进行更多类型的实验,作为一批中国最早的Gleeble 1500设备,又被执着和精细的照顾创造了一个新记录:成为目前全世界在用的最久的Gleeble 1500。她的创新不仅为实验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国内外同行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Gleeble 1500的每一个功能都被我们用了十几年,每天都在满负荷运转。”张艳高级工程师自豪地说。她的工作态度和职业操守,深深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位同事和学生。她的实验记录本,成为了实验室的“宝藏”,学生们在毕业多年后仍会向她索取当年的实验数据,而她总能迅速找到并提供详细的实验记录。
张艳高级工程师的卓越贡献,不仅得到了北京科技大学同事的认可,也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她曾两次在Gleeble用户交流会上荣获“奉献与卓越”奖章,以表彰她在热机械模拟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二〇〇四年,她协助孙祖庆教授的团队完成了“新一代钢铁材料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一成就不仅是对她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实验室整体科研水平的认可。
尽管已经退休,张艳高级工程师依然坚守在实验操作岗位上。每天与Gleeble 1500相伴已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的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深深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位同事和学生。她的工作态度和职业操守,不仅成为新金属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榜样,也为年轻一代的实验技术人员指明了方向。
“没有Gleeble 1500的日子,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张艳高级工程师笑着说。她的坚守,不仅是对设备的热爱,更是对科研事业的执着。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岗位多么平凡,只要心怀热爱、追求卓越,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就。
张艳高级工程师与Gleeble 1500的故事,不仅是一段科研传奇,更是对坚守与热爱的完美诠释。她的工作精神和专业素养,为实验室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张艳高级工程师能够继续为实验室的科研事业贡献力量,同时也希望全体科研人员能够以她为榜样,共同推动实验室的科研工作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