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老球场情长》
甲子光阴似流水,
回眸一笑少年游。
篮下飞鹰争日月,
场中呐喊动山丘。
同窗并肩披风雨,
队友情深胜石投。
教练鬓白仍挺立,
昔日英姿映心头。
科研报国志未改,
热血犹存旧梦留。
儿女如今承薪火,
青春精神代代修。
母校庭前来聚首,
欢声笑语共春秋。
年年此会如初见,
明岁花开再聚酬!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60年已悄然过去。我们这些曾经在北京科技大学篮球赛场上挥洒汗水、奋力拼搏的热血青年,已步入耄耋之年。
今天,是母校73岁生日,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只为赴这场跨越时空的约定,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母校变化太大了,变得我们几乎认不出,漫步在高楼林立、鲜花盛开的校园里,我们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老钢院的标识只剩下西大门的三座楼了。雄伟的主楼历经73个春季,依然巍然屹立,在北京诸多高校中独树一帜,作为母校的标志,承载着钢院学子太多的美好记忆。
站在大操场边我们更是感慨多多。当年尘土飞扬的篮球场已被现代化的体育馆取代;煤渣铺成的400米跑道也已变成了五颜六色的塑胶跑道……
我们来到体育部会议室,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奖杯,再次捧起这些当年用汗水换来的金光灿灿的奖杯,成就感油然而生,记忆的闸门即刻打开……
1956年,建校仅4年的钢院男篮在北京市高校联赛决赛中击败清华大学男篮,一举夺得北京高校冠军。
1960年,钢院女篮在北京高校“三好杯”中同样战胜清华大学女篮,取得冠军!图为当年钢院女篮队长孙维絪上篮的英姿。
上世纪60年代的钢院男篮依然雄居北京高校前三
大家尽情地回忆在钢院度过的青春时光,对曾经为母校作出的贡献充满自豪,青春无悔!体育部会议室里不时传出爽朗的笑声……
钢院男女篮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当年为学校荣誉奋力拼搏的经历让彼此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份友谊远远流长,延绵了几十年。我们坚持一年一聚,从未间断。我们的微信群《篮星之家》一直热闹非凡。真可谓“岁月不老球场情长”!
孙老师退休前任北科大体育部部长,女篮教练,在孙老师的带领下,北科大女篮成绩非凡,连续十年豪取北京高校女篮联赛冠军,为钢院立下赫赫战功。
孙老师和我们年龄相仿,且平易近人,与我们亲如兄弟,篮球队每次聚会他都到场。令人惊讶的是,今天他居然是在北医三院复查完身体后,自己骑自行车匆匆赶来的。他可是88岁的老人啊!孙老师明显消瘦了,原来,不久前他刚刚作了心脏手术,正在恢复期。大家纷纷给孙老师送上祝福。孙老师面带笑容,依然谈笑风生。
左余达太中原冶金工业部干部司肖志道司长右孙成老师
中石油的李克诚先生(下右)也来了,李克成先生(相66)是篮球队的忠实粉丝,曾任钢院学生会主席。
参加聚会的还有我们男女篮的第二代:周志豪与王瑞茵的女儿(下右)、丛树晨的女儿女婿,余达太的女儿。两代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我们高兴地看到,老一代人的友谊在下一代人身上得以延续和传承。
更令人感动的是,北科大领导也派人前来祝贺,关工委张美娜副秘书长给我们送来美好的祝福,张老师献上墨宝《钢筋铁骨》。
望着这份厚礼,我们心潮澎湃!“钢铁摇篮”造就了钢院学子的钢筋铁骨。毕业后,我们将校园中的坚韧与拼搏带入祖国的建设一线,投身科技、服务社会。在实验室、在工厂、在科研前沿,我们用汗水与智慧,书写了一段段属于时代的华章。余达太、孙景、温美娟、吴并臻等队友已成为知名教授,继续教书育人,其他队友也在各条战线上事业有成。我们感谢大学时代的那段篮球生涯,它为我们的身体与精神打下了坚实基础,使我们能够健康工作、持续奉献。
祝母校生日快乐!
明年,我们再相聚!
母校,再见!
收笔
该文由余达太提供文字、相片等素材,同时采用了乔立、温美娟等众多队友的激情洋溢的微信内容……最后请我们的队友陈宏久大哥和八一电影制片厂王兴浦先生进行了润笔和修改,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余达太2025-4-22
於北京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