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
专业简介
工程力学是“理科之先行,工科之基础”,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创新驱动力。“工程力学”专业是面向国家深地、深空、深海“三深”重大发展战略和强基创新、“新工科”人才战略需求,以国家亟需领域的力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为目标,培养具有宽广的数学、物理、信息基础知识,精通基于力学原理的理论建模、试验测试、数值计算和数据分析技术,熟练掌握从力学的角度处理工程技术问题的复合交叉型人才。可在工程领域(能源、国防科工、航天、航空、机械、材料、交通、水利、土建、化学、医工等)从事与力学相关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专业特色和优势
北京科技大学力学学科历史悠久,基础雄厚。1982年设立固体力学硕士点,1985年设立(矿山)工程力学硕士点,1989年设立(矿山)工程力学博士点,2003年设立力学博士后流动站,2006年获批力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下设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和一般力学与基础等4个二级学科,2007年工程力学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权,以及博士后流动站。教育部第四、第五轮学科评估B-。拥有一流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31名,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14名。在各领域具有良好声誉,相关教师获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以及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1人等获得多项荣誉称号的杰出人才。涵盖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工程力学等领域。
依托科研和实践基地(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大数据分析与计算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深空探测与资源识别利用联合实验室、大安全科学研究院、碳中和研究院、深地岩体工程科学研究院),构建“厚数理基础、强应用能力和高科学文化素质特征”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力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全程实行“企业和学校双导师制”。力学学科在近年来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数百篇,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以及省部级奖45项。
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签订了人才培养方面战略合作协议,建设师资互通、平台融通的“珠峰班”,实现本研贯通以及研究生联合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急需领域储备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主要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振动力学、渗流力学、工程热力学、计算力学、实验力学等专业核心课程。结合国家发展需求,设置了流体力学、材料力学、岩土力学三个方向的专业选修类课程,包括二氧化碳封存力学理论与技术、深空资源探测与开发概论和力学与人工智能等前沿类课程。
国际交流
本专业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学者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关系。每年均组织学生赴境外高校交流学习。大批国际上深地、深海、深空等能源资源战略领域的专家学者前来交流,每年夏季小学期邀请2-3名海外高校教授为学生讲授全英文专业课。
未来发展
本科生就业率100%,深造率60%,国外深造率10%,国内读研率50%。
国内读研: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共建协议、联合培养),其他顶尖高校的力学、材料、机械、能源、航空航天、环境、土木等专业。
国外深造: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等国际顶尖高校的材料、机械、能源、航空航天、环境、土木等专业。
主要就业单位:能源、国防、交通、芯片、材料、化学、医工等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国企及高新技术企业。
毕业生具有扎实的工程力学专业知识,掌握现代计算机原理和计算技术,具备基本的力学实验技能和能够综合应用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各类力学问题的能力,富有创新意识,具有厚数理基础、强应用能力和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应用创新能力。能够在能源、材料、资源、安全、机械、航空航天、化学、医工、环境等领域从事与力学相关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及技术管理等工作。经过进一步深造,可成为力学学科及相关工程领域的高级专门研究人才或高校教师。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实际工作锻炼,可具备利用力学原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作能力,达到工程师中级职称要求,能够在工作团队中作为技术骨干或管理者有效地发挥作用。